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化学工业毒物登记管理办法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7 23:10:03  浏览:9997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化学工业毒物登记管理办法

化工部


化学工业毒物登记管理办法

1993年4月15日,化工部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化工生产过程中的有毒化学品管理,保障职工的健康和安全,防止发生意外事故,促进化工生产,根据《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化学工业中生产、使用有毒化学品的企业、事业单位。
第三条 本办法所指毒物的定义是:在化学工业生产过程中(指制造、加工、使用和储存包括原料、中间产品、辅助材料、成品、副产品或废弃物),能引起人体损害或病变的化学物质。

第二章 毒物登记方法
第四条 化学工业部(以下简称化工部)毒物登记主管部门负责逐步、分批公布登记管理的有毒化学品名单。
第五条 有毒化学品的登记,采用《毒物登记档案》(附件一)《毒物周知卡》(附件二)、《新添毒物申报书》(附件三)等形式,分层管理。
第六条 本办法实施前各企业制造、加工、使用和储存的化学毒物,按《毒物登记档案》进行登记;本办法实施以后新开发的具有毒性的化工产品(包括我国待生产或尚未生产的新化学品),在生产、加工、使用前,由企业生产计划部门填写《新添毒物申报书》,上报省、市化工厅(局)主管部门,经审核、批准后,按规定填写《毒物登记档案》。进行登记的毒物,同时实施《毒物周知卡》制度。
第七条 毒物登记实行一毒一档、一岗一卡制,即:每种毒物都有《毒物登记档案》;每个接触毒物的工作岗位都有该毒物的《毒物周知卡》。
第八条 《毒物登记档案》应按《毒物登记档案填写说明》(附件一)的要求填写,工业卫生学资料不全者,应按以下原则进行实验和补充:
1.凡毒物产量(或使用量)在10吨/年以下者,应具备以下实验资料:
(1)急性毒性实验(LD50或LC50);
(2)眼。皮肤原发刺激实验;
(3)致敏实验;
(4)致突变实验。
2.凡毒物产量(或使用量)在10~1000吨/年者,除以上实验外,应具备亚急性毒性实验(包括致畸实验)资料。
3.凡毒物产量(或使用量)在1000吨/年以上者,除以上实验外,应具备慢性毒性实验(包括致癌实验)资料。
填写《毒物登记档案》可参考《有毒化学品卫生与安全实用手册》(化工部毒物登记技术指导组编辑)。

第三章 毒物登记管理
第九条 省、市化工厅(局)成立毒物登记审核领导小组(简称审核领导小组),负责本省、市化工行业的毒物登记与申报的审核工作。该小组成员应由主管领导、卫生、环保、安全、生产技术人员等参加;已成立安全登记审核领导机构的,可由其兼管毒物登记审核工作。审核领导小组名单应报化工部备案。
第十条 省、市化工厅(局)下属的企业,应由企业主管领导、卫生、环保、安全、生产技术部门的负责人组成毒物登记领导小组,负责本企业毒物登记的组织和管理协调工作,并设有专人负责具体实施;已成立安全登记机构的,毒物登记领导小组的职责可由其代行。毒物登记领导小组名单应报省、市化工厅(局)审核领导小组备案。
第十一条 省、市化工厅(局)所属工业卫生职业病防治机构,应承担毒物登记人员的培训和咨询工作。
第十二条 化工部组织专业人员成立“化工部毒物登记技术指导组”,负责全国化工行业的毒物登记技术指导、培训、咨询、质量检查等工作,并根据化工部公布登记管理的毒物名单,编辑《有毒化学品卫生与安全实用手册》提供给企业及使用单位。
第十三条 填写《毒物登记档案》必须一式三份,其中上报省、市化工厅(局)和管部门一份,企业留档一份。开展化工健康监护的单位,《毒物登记档案》可与健康监护档案同存备查。
第十四条 化工部主管部门对企业所登记的档案资料,每隔二至三年组织监察或检查一次。并配合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登记证书的发放与更换进行考核。

第四章 附则
第十五条 本办法由化工部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防范购车过程中的法律陷阱
北京市君都律师事务所 刘春律师


买车的时候,人们普遍关注的是车的性能、价格、款式、品牌等,很少有人注意到其中的法律问题。不注意这些法律问题,就很有可能会掉进别人挖好的陷阱。买房子签合同有示范文本,可以请律师;买车却没有示范合同文本,也从没听说谁为买车聘请律师的。花同样多的钱,为什么买车就少了买房的那份慎重和谨慎呢?为什么没有人从保护消费者利益、保护经销商、银行的利益的公平角度起草一份象样的合同呢?
楼市的规范有律师的贡献,车市的规范也同样需要律师的奉献。出于律师的职业习惯和社会良心,我对自己发现的一些购车中的法律问题进行了研究,并起草修改了相应的合同文本,现在免费公布我的部分智力成果,希望对今后买车的人有所帮助。
陷阱一、开过的车当成新车卖
有的汽车经销商过着“幸福”的生活,天天开着要卖的新车出去办事,还能总换不同的车型。在开车过程中免不了要发生交通事故或刮蹭,使车辆受损。这些人为了减少自己的损失,使出掩人耳目的招数,把开过的车甚至受过伤的车当成新车卖。我的一位律师朋友,几年前买了一辆车,开了没几天,出了一次小交通事故,修车时才发现原来这车就被撞过。好在最后费了很多周折总算换了一辆新的。
为了杜绝这种现象,建议在合同中明确规定所购车辆为全新的乘辆,行驶里程为零。如果购买后发现该车曾经因事故受损或有修理痕迹,经鉴定部门鉴定后,销售者应该双倍赔偿合同中约定的全部购车款的两倍赔偿。
陷阱二、承诺免费维修,但避而不谈哪些情况可以退货
买车的时候推销员说的令人心动:我们有完善的售后服务,承诺5000公里之内免费维修,10000公里内免收维修人工费。
可冷静下来想想,新买的车要是小毛病不断,天天耽误时间去修理,就是不花钱也受罪呀。最近常听说有人新买的车出现故障,厂家总也修不好还不给退货,气得买车人当众砸车。
我国现在还没有关于汽车三包的规定,因此,建议广大消费者买车时在合同中明确规定哪些质量问题出现是应该修理的,哪些是属于应该换货的,哪些是属于退货的,不能大小毛病一并免费修理,否则,很多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如果合同规定不详细,又缺乏相应法律规范,消费者只能自己生气,砸车,自己打自己嘴巴。
陷阱三、贷款买车的枷锁
用银行的贷款买车,付银行一些利息,或可以缓解资金压力,或可以预支未来,让更多的人提前过上幸福生活,是一件乐事。
可是,看一眼各个银行的贷款合同吧,都是一些“不平等条约”。例如,有的合同规定,在三保期限内,消费者所购车辆如出现质量问题,自行到厂家特约维修服务中心进行交涉处理。此期间,消费者不得以此为借口停止或拖延支付每期应向银行偿还的人款。这种条款,整个想把你套牢。
又如,有的合同规定,消费者(乙方)“在未付清车款及相关款项前,同意将所购车辆作为欠款的抵押担保物,此抵押物在乙方发生意外且无力偿还时,按最长不超过三折旧比例作价给甲方”。不按车辆评估价值作价,岂不是名目张胆的掠夺?
陷阱四、陷阱五……

有那么多的陷阱,还不该有一份公平的合同文本吗?
全中国的购车人联合起来!让我们共同呼吁国家有关部门尽快出台保护消费者利益的买卖汽车的示范合同文本及贷款买车的示范文本!
想要本律师推荐的合同文本的,请与北京市君都律师事务所联系:

君都律师事务所
Kingall Lawyers

中国北京朝阳区东三环南路2号艾维克大厦14层 邮编:100022
电话:(8610) 65666952/53 传真:(8610) 65666908
E-mail: liuchun@kingall.com

转发财政部、审计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印发整顿会计工作秩序的实施办法的通知

北京市财政局等


转发财政部、审计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印发整顿会计工作秩序的实施办法的通知

北京市财政局等
1996年6月26日

北京市财政局 北京市审计局 北京市国家税务局 北京市地方税务局 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转发财政部、审计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印发整顿会计工作秩序的实施办法的通知


市属各单位,各区县财政局、审计局、国税局、地税局、工商行政管理局,北京注册会计师协会,北京注册审计师协会:
现将财政部、审计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财会字(1996)16号《关于印发整顿会计工作秩序的实施办法的通知》转发给你们,并结合北京市情况做出如下规定,请一并遵照执行。
一、整顿工作的范围和内容、基本方法和步骤、以及领导和组织工作,请严格按照市政府和本通知的要求进行。
二、整顿工作结束后,按本通知要求写出书面报告,连同汇总表(表式二)最迟于12月13日(星期五)前报市整顿会计工作秩序领导小组办公室。

财政部 审计署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印发整顿会计工作秩序的实施办法的通知(财会字〔1996〕1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关于整顿会计工作秩序的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财政部、审计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整顿会计工作秩序的实施办法
根据《国务院关于整顿会计工作秩序进一步提高会计工作质量的通知》(国发〔1996〕16号,以下简称国务院《通知》)的要求,现对整顿会计工作秩序的具体实施办法明确如下:
一、整顿工作的组织领导
根据国务院《通知》精神,整顿会计工作秩序在各级政府的直接领导下进行。各地区、各部门要把这项工作作为加强宏观调控,完善市场经济,促进财税改革和其他经济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列入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
二、整顿工作的时间安排和步骤
(一)整顿工作自国务院《通知》下发时开始,1996年年底前告一段落。
(二)整顿工作分为单位自查、重点检查和总结整改三个阶段。具体时间安排,由各地区、各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整顿工作可以与清理检查预算外资金、清查“小金库”等工作结合起来,以保证整顿工作取得实效。
(三)中央部门及其直属单位的整顿工作,由中央有关部门予以落实;地方各单位的整顿工作,按财务隶属关系由当地政府布置有关部门予以落实。
(四)在单位自查阶段,各级国家机关和所有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都要认真进行自查自纠,针对存在的问题立即进行整顿,并按规定要求如实填报《整顿会计工作秩序单位自查情况登记表》(表式附后)。单位自查面必须达到100%。
(五)在自查自纠的基础上,各地区、各部门要组织力量进行重点检查,重点检查面不得低于20%,重点检查单位的分布是:国有企业40%;集体企业20%;其他单位40%。已经作为1995年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重点检查的单位和1995年已经审计机关审计过的单位,一
般可不列入本次整顿工作的重点检查范围。
(六)整顿工作结束后,各地区、各部门要对整顿工作进行总结。要把整顿工作的基本情况、整顿中发现的主要问题,以及对建立规范的会计工作秩序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加以分析和整理,写出书面报告,于年底前报国务院,同时抄送财政部。
三、整顿工作的重点内容
在要求企业和单位对照国家财政财务会计等法律、法规、制度认真检查整改的基础上,重点整顿1995年以来(包括1995年度)会计工作中的以下问题:
(一)按照《会计法》的规定应当建帐而没有建帐,或者建帐但不符合财政部印发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规定,帐目严重混乱的;
(二)帐外设帐,或者假造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隐瞒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
(三)违反财务会计制度,乱挤乱摊成本、随意核销费用、任意减少利润或者增加亏损、擅自冲减国家资本金的;
(四)截留、转移国家和单位的收入,私设“小金库”的;
(五)各地区、各部门认为需要重点整顿的其他问题。
对上述整顿内容中的重大违法违纪问题,可以追溯检查到以前年度。
四、整顿活动的政策规定
(一)对自查出的有关问题,可酌情从宽处理,自行纠正后一般可不予处罚。
(二)对重点检查中查出的各种违反财经纪律的问题,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财经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理。
1、对于应当建帐而没有建帐,或者帐目严重混乱,以及内部财务会计规章制度不健全的单位,要限期整顿并取得成效;逾期不整顿或者没有取得明显成效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予办理年检或者登记注册。
2、对于违反财政、财务会计法律、法规、制度的单位和个人,依据有关财政、财务会计法规,以及1995年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和清查“小金库”的有关政策规定等进行处理。对单位领导人授意、指使、强令会计人员编造、篡改会计数据,弄虚作假,损害国家和社会利益的,要撤
销其领导人的职务;对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指使、强迫所属单位编报虚假会计报表的,要追究地方政府及有关领导人的责任,直至撤职;对会计人员知情不举或者通同作弊的,除追究责任外,要取消其会计人员的专业技术资格;对负有领导责任的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要按规定分别给

予经济处罚和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三)整顿中查出的各类违反财经法规问题,一律按现行财务会计法规调整帐目;被查单位的罚款,一律不得抵减应纳税所得额;违纪责任人应付的罚款一律由受罚人支付。
(四)对查出的问题,负责检查的部门要向被查单位发出“检查结论和处理决定”,对所做结论和决定,被查单位必须执行,如有异议可申请复议。复议期间,原检查结论和处理决定应予执行。
(五)对阻挠、破坏整顿会计工作秩序的单位或个人,应视情节轻重进行通报批评,或采取其他处罚措施。要保护坚持原则的检查人员、财会人员和举报人,绝不允许对他们进行打击报复。如有打击报复的,一经查明,要严肃处理。
(六)各地区、各部门要对重大典型案件公开曝光。
五、应当重点抓好的几项工作
(一)大力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做好整顿会计工作秩序的思想发动和舆论宣传工作。要通过各种新闻媒介,广泛宣传整顿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采取多种形式。包括设立和公布举报电话和举报箱等,鼓励和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整顿工作。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
教育和引导企业、单位的领导和广大财会人员正确认识改革开放与遵纪守法的关系,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的关系。
(二)认真组织自查活动,保证自查质量。各地区、各部门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检查提纲,下发给各单位对照检查,力求把各种问题解决在自查活动中。要派出一批业务骨干深入各单位进行自查指导。引导和帮助各单位搞好自查,提高自查质量。要认真审核各单位上报的自
查情况,对发现有弄虚作假、避重就轻的,要进行通报批评,并责令重新自查,同时列为重点检查对象。
(三)抓好重点检查。各地区、各部门要结合实际,精心安排,选好选准重点检查单位。要从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和会计师事务所抽调一批懂业务、会查帐,具有较多实践经验的同志参加重点检查工作,以保证重点检查的实效。在重点检查中,要做到事实清楚、定性准确、处理恰当。
(四)认真做好总结和验收工作。各地区、各部门要针对整顿中检查出的问题,提出整改建议,促进各单位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加强内部管理,使之成为单位内部自我约束机制的组成部分。要严格检查验收标准,防止走过场,防止利用检查验收徇私舞弊。对整顿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先进
集体和先进个人,要大力进行宣传,扩大社会影响。
六、各地区、各部门可根据本《实施办法》,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本部门的实施方案,并将整顿会计工作秩序的具体部署和执行情况及时报国务院,抄送财政部。
附件一:整顿会计工作秩序单位自查情况登记表(表式一)
填表单位: 填表日期:
单位负责人: 填表人:
单位性质(分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其他单位):
--------------------------------------------
| 序号 | 检 查 项 目 | 发生情况 | 整改情况 |
|----|-------------------|--------|--------|
| 1 | 按规定应当建帐的是否建帐 | | |
|----|-------------------|--------|--------|
| 2 | 是否按规定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 | | |
|----|-------------------|--------|--------|
| 3 | 填制和取得会计凭证是否合法 | | |
|----|-------------------|--------|--------|
| 4 | 是否按规定设置会计帐簿 | | |
|----|-------------------|--------|--------|
| 5 | 是否按规定登记会计帐簿 | | |
|----|-------------------|--------|--------|
| 6 | 是否有帐外设帐行为 | | |
|----|-------------------|--------|--------|
| 7 | 是否有假造会计凭证行为 | | |
|----|-------------------|--------|--------|
| 8 | 是否有假造会计帐簿行为 | | |
|----|-------------------|--------|--------|
| 9 | 是否有假造会计报表行为 | | |
|----|-------------------|--------|--------|
| 10 | 是否存在帐证(帐帐)不符现象 | | |
|----|-------------------|--------|--------|
| 11 | 是否存在帐实不符现象 | | |
|----|-------------------|--------|--------|
| 12 | 1995年虚增收入数(万元) | | |
|----|-------------------|--------|--------|

| 13 | 1995年虚减收入数(万元) | | |
|----|-------------------|--------|--------|
| 14 | 1995年虚增费用数(万元) | | |
|----|-------------------|--------|--------|
| 15 | 1995年虚减费用数(万元) | | |
|----|-------------------|--------|--------|
| 16 | 1995年虚增利润数(万元) | | |
|----|-------------------|--------|--------|
| 17 | 1995年虚减利润数(万元) | | |
|----|-------------------|--------|--------|
| 18 | 违反规定擅自冲减资本金数(万元) | | |
|----|-------------------|--------|--------|
| 19 | “小金库”金额(万元) | | |
|----|-------------------|--------|--------|
| 20 | | | |
|----|-------------------|--------|--------|
| 21 | | | |
|------------------------------------------|
| 填表说明: |
| 1.“发生情况”栏,是的打“√”,不是的打“×”;要求填列金额的,如实填列金额,|
|金额以万元为单位。 |
| 2.“整改情况”栏,可以分“已经整改”、“正在整改”、“没有整改”三种情况填写。|
--------------------------------------------
附件二:整顿会计工作秩序单位自查
填报单位: 填报日期:
单位负责人: 填报人:
-----------------------------------------------------
| | |
| 序 | |----------------------------
| | | 发 生
| | 项 目 |----------------------------
| | | 国有企业 | 集体企业
| | |-------------|--------------
| 号 | | 违纪单位 | 违纪金额 | 违纪单位 | 违纪金额 |
| | | 户 数 | (万元) | 户 数 | (万元) |
|---|-------------------|------|------|------|------|
| 1 |按规定应当建帐而未建帐的 | | × | | × |
|---|-------------------|------|------|------|------|
| 2 |未按规定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的 | | × | | × |
|---|-------------------|------|------|------|------|
| 3 |填制和取得会计凭证不合法的 | | × | | × |
|---|-------------------|------|------|------|------|

| 4 |未按规定设置会计帐簿的 | | × | | × |
|---|-------------------|------|------|------|------|
| 5 |未按规定登记会计帐簿的 | | × | | × |
|---|-------------------|------|------|------|------|
| 6 |有帐外设帐行为的 | | × | | × |
|---|-------------------|------|------|------|------|
| 7 |有假造会计凭证行为的 | | × | | × |
|---|-------------------|------|------|------|------|
| 8 |有假造会计帐簿行为的 | | × | | × |
|---|-------------------|------|------|------|------|
| 9 |有假造会计报表行为的 | | × | | × |
|---|-------------------|------|------|------|------|
| 10|有帐证(帐)不符现象的 | | × | | × |
|---|-------------------|------|------|------|------|
| 11|有帐实不符现象的 | | × | | × |
|---|-------------------|------|------|------|------|
| 12|1995年虚增收入数(万元) | | | | |
|---|-------------------|------|------|------|------|

| 13|1995年虚减收入数(万元) | | | | |
|---|-------------------|------|------|------|------|
| 14|1995年虚增费用数(万元) | | | | |
|---|-------------------|------|------|------|------|
| 15|1995年虚减费用数(万元) | | | | |
|---|-------------------|------|------|------|------|
| 16|1995年虚增利润数(万元) | | | | |
|---|-------------------|------|------|------|------|
| 17|1995年虚减利润数(万元) | | | | |
|---|-------------------|------|------|------|------|
| 18|违反规定擅自冲减资本金数(万元) | | | | |
|---|-------------------|------|------|------|------|
| 19|“小金库”金额(万元) | | | | |
|---|-------------------|------|------|------|------|
| 20| | | | | |
|---|-------------------|------|------|------|------|
| 21| | | | | |
-----------------------------------------------------

情况汇总表(表式二)
汇总单位总数:
--------------------------------------------------
| 汇 总 内 容 |
|------------------------------------------------|
| 情 况 | 整 改 情 况 |
|---------------------------|--------------------|
| 行政事业单位 | 其他单位 | | | |
|-------------|-------------| 已经整改 | 正在整改 | 没有整改 |
| 违纪单位 | 违纪金额 | 违纪单位 | 违纪金额 | 单位数 | 单位数 | 单位数 |
| 户 数 | (万元) | 户 数 | (万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附件三:关于整顿会计工作秩序有关统计报表的说明
(一)此次整顿会计工作秩序情况的统计报表由《整顿会计工作秩序单位自查情况登记表》(表式一)和《整顿会计工作秩序单位自查情况汇总表》(表式二)组成。《登记表》和《汇总表》仅为参照样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国务院各部委在保证表式基本项目的基础上,可以结
合检查整顿的具体内容设计,并按照财务隶属关系布置、下发。《汇总表》要与《登记表》中的有关项目相对应,以便于汇总与分析。
(二)重点检查情况的登记和汇总工作,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国务院各部门根据《整顿会计工作秩序单位自查情况登记表》的内容设计和布置,重点说明单位自查与重点检查的对比情况以及处理情况。同时,由各级整顿检查机构逐级汇总上报。
(三)《登记表》由各基层单位填写。具体填写方法如下:
1、表头的“单位性质”栏,分“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四个类型,填表单位根据单位性质选择填写一种类型。
2、表中“发生情况”栏根据相对应的“检查项目”栏填写,其中:第1至第12行根据所对应的“检查项目”打“√”或“×”,是的打“√”,不是的打“×”,第13行至第19行根据所对应的“检查项目”填写实际违纪金额(单位:万元),没有违纪金额的不填写。
3、表中“整改情况”分“已经整改”、“正在整改”、“没有整改”三种情况填写。
4、《登记表》应当由填报单位负责人签章后报上级整顿检查机构汇总。
(四)《汇总表》由各级整顿检查机构根据所属单位上报的《登记表》逐级进行汇总上报,同时附报汇总情况的书面说明。《汇总表》的具体填写方法如下:
1、《汇总表》表头的“汇总单位总数”,是指填报《登记表》的单位户数汇总数(单位:个)。
2、《汇总表》的汇总内容包括“发生情况”和“整改情况”两类。
3、“发生情况”根据单位性质即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四种类型,分别对“违纪单位户数”和“违纪金额”进行汇总。其中:“违纪单位户数”是《登记表》中“发生情况”栏打“√”或填写违纪金额的单位的汇总数,根据《登记表》:“发生情况”栏的填
报情况汇总填写(单位:个);“违纪金额(第12至第19行)”根据《登记表》中“发生情况”栏第12行至第19行的违纪金额数汇总填写(单位:万元)。
4、“整改情况”栏根据《登记表》“整改情况”栏中分别,填报“已经整改”、“正整改”、“没有整改”的具体户数汇总填写(单位:个)。
(五)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国务院各部委要将单位自查和重点检查的汇总情况,连同整顿工作总结于年底前一并报财政部。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